★“《办法》广泛征求了基层意见建议,操作性强★。”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说,《办法》分别明确了部、省★★、市★、县★★★、校五级人员在学籍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既有统一的底线性的基本原则,又为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具体工作留出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办法》将新生建籍的时间由原来规定的★★★“入学后1个月内★”调整为“入学后2个月内”,“这些调整都结合了基层实际,更加科学合理”。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涌注意到,当前,由于学籍业务办理时间相对集中、人员配备紧张,学籍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强。★★★“《办法》对学籍管理员的选聘、备案、培训及保障激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籍管理队伍的活力,提升其专业性和稳定性。”

  苏君阳介绍★★★,例如★★★,《办法》明确学籍要“人籍一致★,籍随人走★★★”,在源头上严把入口关,细化操作要求,确保学籍变动过程中信息更新的准确性,提升学籍变动管理质量。再如,《办法》明确了“缓学★★★”概念,确定了其办理流程与责任单位。为防止★“缓学”制度被滥用,本次修订还严格限制了“缓学”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学年★★★,期满后,若学生仍不能就学,应重新提出申请,在此期间★★★,“缓学★”学生的学籍将暂缓注册,以确保学籍管理的规范性与严肃性★★★。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自2013年《办法》印发以来的一次全新修订★★★。《办法》透露了哪些教育新变化★★★?如何回应教育改革新要求?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

  ★★★“学籍管理作为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受教育过程进行统一规范管理,使其所受教育不因升学、转学或父母居住地、工作地变化而受到影响,确保其享有完整的受教育权。”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蔡海龙表示,“《办法》以全面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为中心,从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管理过程★★★、强化保障支持等方面,对原有的学籍管理制度予以修订和完善★。★”

  蔡海龙认为,充分发挥全国统一学籍系统具有的★★★“可跟踪★★、可共享、可监控、可拓展★”优势,既有利于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籍变更业务,也有利于国家对地方教育发展水平及学生受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监测。但同时,学籍管理的数字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信息安全问题。★★★“《办法》已设定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籍信息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及时维护和更新信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确保依法依规使用学籍信息★★,落实学籍安全管理要求。”蔡海龙说。

  从教育行政部门角度看,《办法》推动跨省转学★★★“一网通办★★”、推动各省份使用电子毕业证等举措,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王志刚告诉记者★★★,山东省已将此项工作列为2025年为民办实事的事项进行推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苏君阳看到★★★,《办法》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规定死亡学生的学籍注销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延长至60个工作日★;特别在特殊教育学生学籍管理方面★,规定适度放开特殊教育学生学籍变动权限★,较修订前的文件★★★,为学生学籍变动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指引和流程规范。★★“这些规定聚焦优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切实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苏君阳说。

  学籍管理是记录学生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关乎每位学生切身利益★。受访专家认为,《办法》修订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Copyright © 2012-2022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 邮编:411105
  (浙ICP备17039890号-1) 湘教QS3-200505-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