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办校以来,学校稳步按照★★★“珠海有地位、广东有影响、全国有名气★★★”的“三步走★★”路径发展★,目前正处在第二步。作为一所拥有6000余名师生的超大规模学校★★★,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后续又将如何发展?该校党委书记叶甲友表示★★★,学校将深化★★★“新机制★”改革★,推动超大规模学校量质同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果★★★。2024年4月底,三所高中获颁珠海市五大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其中物理基地落户华中师大珠海附中★★。2024年10月,基地9名学生在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东赛区)复赛中全部获奖★,其中3人获省二等奖、6人获省三等奖。
在新机制激励下★★,老师们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还纷纷实施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2024届高三(5)班韩彦松老师班上,不同层级学生写不同作业,底子弱的同学的作业还能被当面批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叶甲友:用人自主★,在机制上打破“铁饭碗★”。管理岗位面向全国招聘,教师则实行全员聘用,90%的教师无编制,特别优秀者方可入编。
纵向上,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协同“小学—中学—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路径★★。2023年★★★,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教育集团成立,包括1所小学、3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普高。学校同时与母体校华中师大联系紧密★,邀请北大、清华、中大、华中师大等高校教授到校授课★★、开设讲座,逐步发挥跨学段贯通培养联动效应。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创新实施“用人自主、薪酬自定、职称自聘★★”的机制★,极大释放学校办学活力。图为占地500余亩的校园★★。资料图片
薪酬自定★,在薪酬制度上废除★“大锅饭”。我们实施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通过细化工资结构,将教职工的薪酬直接与工作量和质量挂钩★★★,同时利用合办学校提供的“激励基金”★★,重奖教学与管理中的佼佼者★★,极大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
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制约珠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老大难★★★”。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的扩容提质★、异军突起★★,不仅满足了珠海市民对优质高中的学位需求★★,还推动了珠海教育格局性变化、跨越式追赶,缓解珠海东西高中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横向上★★,与华中师大一附中深度合作,发挥两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合力。2023年,学校联合华中师大★★★、华中师大一附中成立“强基班★★”★,推行“培优+竞赛”双重策略,全面对接国家“强基计划”★。学校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竞赛教练团队★,并邀请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国际奥赛金牌教练网上授课、到校指导。
办学近6年★★★,输出三届毕业生★,连续三年增值排位全市第一,三度蝉联珠海市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自立校起,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短时间内跻身珠海高中教育第一方阵,为珠海乃至全国公办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党委书记叶甲友表示,后续学校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早日把学校建成珠海西部★★“新一中★★★”,为珠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集团化办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教育实践。作为全市首个同区域跨学段纵向衔接的办学联盟,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教育集团成员校均位于斗门区,与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地缘临近,学段不同。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纽带★★,学校创新的办学机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学方式,可很好辐射带动区域义务教育发展。
“传统公办学校教师工资与编制、职称挂钩。职称一样,干多干少工资基本一样,很难激发教师主动性。”叶甲友解释,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改革用人制度,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改革工资制度,加大绩效工资比重★,彻底破除★“大锅饭★”。此外试行教师职称校内自聘,打破★★★“终身制”★,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积极参与专业研修★★。
马春林提到的新机制,正是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创新实施的★★“用人自主★、薪酬自定、职称自聘”★。新机制极大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形成教—学的良性互动转化。
去年10月底召开的2024年珠海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表扬大会上,华中师大珠海附中以全市高中增值第一的成绩,斩获“珠海市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殊荣。
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实现高位开局后,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发挥办学规模大★★、优质生源多的优势,探索学生竞赛和音体美特长生培养,为有天赋有志趣有潜质的孩子们提供更适合的教育,努力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和学校多样化发展。
职称自聘,在职称聘任上废除★“终身制”。学校每年综合考核,实行职称校内自聘,及时调整岗位与薪酬,确保能者上庸者下,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2024年10月底★,由100名具有物理学科潜质的初中生组成的初中物理创新班在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开班★★。学校采用公益机制,免费帮助他们拓展兴趣、开阔视野,通过竞赛培训、科研实践等方式★★,发现并培养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叶甲友★:在用好新机制基础上,学校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大专家治校、教师治校力度,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制度★★★。学术委员会支持教师专业成长,教代会保障教师权益,凡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重要事项均需经教代会或学术委员会通过和决定。
具体工作中,我们推行大部制改革和扁平化管理,实行A/B部管理;整合中层职能★★★,提高管理效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乐趣和成就感。学生们在课堂上更投入,课后也愿意花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小林对学习缺乏兴趣,原本自暴自弃,在学校个性化教学与深度陪伴的双重助力下,他找回信心,2024年高考逆袭考上理想大学。得益于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大批学生成就梦想,跃升至“双一流”高校就读。
马春林,华中师大优秀毕业生,2020年入职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每天7点到班查看学生早读,晚上10:40到宿舍查寝,其间还要备课磨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布置班务★★、联系家长……尽管工作繁忙,但他“累并快乐着”★。“新机制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平台机会,只要付出足够努力,个人发展没有上限。”马春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