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职人员考生,需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所在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考生与定向培养单位或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新生入学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对所有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全面复查,包括新生学历(学籍)信息★★、档案材料等,对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取消录取资格或学籍★。
我校博士生普通招考选拔程序包括:报考资格审核、材料评议、综合考核及录取。具体由招生学院根据当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六)本简章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本简章公布后若有与教育部或四川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不一致之处,以教育部和四川省有关政策规定为准。
根据材料评议成绩,普通计划考生以导师为口径★★★,专项计划考生以一级学科为口径,按招生学院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
(2)往届硕士毕业生:①硕士、学士学位证复印件;②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证书复印件;③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培养单位相关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④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二份)复印件(须加盖培养单位相关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各招生学院在2025年4月25日前完成综合考核,具体考核时间以各招生学院的通知为准。
(4)报考★“骨干计划”的考生:《报考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未提交该登记表者不得在该专项计划录取。
(二)招生专业★、导师及预计招生人数详见《西南民族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实际录取总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实际录取人数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招生学院按照当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议打分★★。
(二)拥护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品行端正,无任何违法违纪或受处分记录,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
(一)普通招考(含“骨干计划”)实施“申请—考核★”制,详细信息参见各招生学院2025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由各招生学院发布和解释。
(三)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和招生学院官网发布,请考生及时关注,了解招生最新信息。
1★.所有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认的报名信息在网上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综合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英语水平考核成绩占比不低于10%)★,合格分数为60分,未达到该分数的不予录取。
(三)2025年,我校招收定向博士生(不包括“骨干计划考生”)比例不超过普通计划招生总数的20%。招收定向考生的导师参见《西南民族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学院按照当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考生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审核结果在学院网站公示。
2.考生上传的证件照须为本人标准证件近照。如因照片模糊或其他不合要求的情况,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或后续学籍无法注册等情况★★★,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硕博连读招考按照《西南民族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管理办法》执行,从我校在读的全日制二年级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选拔。我校将于2025年2月完成硕博连读招考,拟录取结果请关注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考生须在网报期间向招生学院提交以下材料(具体提交方式见招生学院网站通知):
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或英语水平考核成绩未达到合格分数的,不予录取。
依据教育部博士生招生相关政策,根据考生的录取总成绩利来体育娱乐、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
体检标准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所有拟录取考生均须在拟录取名单公示期间将本人体检报告原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或西南民族大学校医院出具)交至拟录取学院★,逾期未提交者或未达到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录取资格★。
我校博士生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所有类别博士生的学费标准均为9000元/人·学年★★。
(一)2025年我校预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89人★,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4人(以下简称“骨干计划”)。
我校博士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和“定向”两类★★★。考生报名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名时慎重选择★。报名结束后★★,报考类别不得更改。
2025年3月1日—3月15日期间,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报名信息,并在线元。未在规定时间内或未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和支付报名费者视为报名无效,不能进入博士招生的后续环节。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招考,报名费一律不退★★★。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25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在国(境)外院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25年9月1日前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考生须与学校和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未按规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者取消其录取资格★。定向考生不转户口★、不调人事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就业。
(3)国(境)外硕士学历学位获得者: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考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由拟录取学院审核后交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者或档案审查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或取消其录取资格。非定向考生自愿选择是否将户口转入我校(如户口选择转入,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毕业后自主就业。
(四)2025年★★,我校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招收★“骨干计划★★★”考生,具体招生人数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以一级学科为口径确定★★。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境)外院校获得学位者,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采取面试、笔试★★★、实践能力考核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核中有笔试的★★★,由招生学院在当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中公布笔试科目。
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于1951年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人,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210余人次,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12个。学校现有★“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两个国家级平台和国家级★★★“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2个★。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1)应届硕士毕业生:①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②学生证复印件;③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培养单位相关部门公章)。硕士学位证书在入学时核验★★。
主要考核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培养潜质★、英语水平等★★★,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