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紧密围绕学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践行“身心同健★,文理兼修,德才并进★★★,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迭代和升级★,构建“一型四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品牌化、数智化、特色化和协同化育人方式,积极培育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重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数智管理人才。

  学院依托“重庆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和★“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学科平台,以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构建★“科研平台+产业学院★”双驱动的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学院教师将智慧物流、数字化运营和新媒体营销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企业案例融入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推动育人导向从传统的“供给侧★★”转型为“需求侧”。学院与区域制造业龙头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教师资源★★★、课程建设和产教融合案例的共建共管共享★★。通过“学业导师+专业导师+产业导师★”的联动培养模式,打造科产教无缝链接的高适配学习路径,为学生成为实战型数智管理人才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更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无缝对接。

  学院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学校发展历史和人才培养定位,打造“红岩精神·兵工报国★★”大思政育人品牌,将国家战略、文化传承★、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等要素融入专业课程★★、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和网络空间4个教学场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专业课程是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理论的核心载体,通过课堂教育深化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专业实训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持续深化其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社会实践作为价值观念应用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进一步巩固和践行价值观★★。网络空间作为价值观念交流的新媒介,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提供了即时互动平台,凝聚价值观念共识★★。此外,学院通过构建专业思政元素图谱、打造专业思政地图★★★、创办“兵工企业行”“红岩思政AI创作大赛”“时代新人说”“红色云课堂”等多种方式★★,将价值观教育全面贯彻育人全过程,系统提升学生价值观念。

  学院聚焦重庆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战略要求,引导学科专业与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围绕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转型升级和价值提升需要,优化整合学科专业★,构建服务产业链★“生产服务新业态★”的专业集群★,打造★★“一专业一特色”差异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学院凝练学科专业优势,开设数智管理教学改革班★,以★“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的交叉学科人才★★,通过缩短培养“时差”,解决行业急需人才供需匹配问题★★。同时★★,学院把握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契机★★,与沿线海外高校合作开设跨文化管理课程,并与多家高端制造企业联合开展国际化专业实践项目,积极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领导力★★★。

  学院积极响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以“数智化”驱动专业知识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革新★★,结合学科基础架构★★,重新绘制专业知识图谱,构建“数智+管理★★★”专业知识新体系★★。通过开发专业知识图谱课程,以人机协同方式,助力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构建个性化专业知识网络。通过增设经典理论专著阅读、数学类和人工智能类课程★★,不断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数据挖掘和智能决策的能力提升。同时,学院加强校校合作★★★,开设智慧共享课堂,通过共享共建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多终端、多形式融合的数智化教学场景,使学生深入探索前沿数智技术与管理实践案例,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Copyright © 2012-2022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 邮编:411105
  (浙ICP备17039890号-1) 湘教QS3-200505-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