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来自某一地区的考生设立的专项奖学金。一般由当地企业或当地著名校友设立,目的是为了回报家乡父老★★。如由江西四特集团和南昌大学宜春校友会设立的★“四特助学金”,扶助本校江西省宜春生源的贫困本科学生,每年评选20人,每人2000元★;厦门大学“曾玉山助学金”奖励福建长汀籍学生3000元每人,“邓廷琮教育基金”奖励贵州籍学生4000元每人★★★。
专为那些上大学期间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赛或其他能为学校带来一定声誉的各种活动而设立的奖项。此类奖项名目繁多,各类高校都有设立,奖励标准全由学校自己设定★★。如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立了科技活动利来老牌利来老牌、社会实践★★、精神文明★★★、文体活动等诸多奖项★★★,获奖者每人可获300元奖励★;广西大学设立了校长奖学金,专门奖励在各类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或团队,每年总金额约10万元★★。
各高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对在全国统一高考中报考本校的高分考生所设立的奖学金。此项奖学金由各高校自行设立规则★,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生源大战”。如北京大学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设新生奖学金,奖金10000~50000;清华大学对高考状元或获得国际奥赛金银奖的学生奖励40000元★★★,清华大学的每学年学费是5000元★★,获得此奖金相当于四年学费全免★★★。但好多“非著名院校★”所设立的奖项基本上无法兑现,因为特别优秀的考生很少会以高于某校调档线几十分甚至上百分的成绩去“屈就”于某校。如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亮出20万元重金招收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的高分考生,但直到第一批志愿填报录取工作结束,20万元重奖无人“认领★”利来老牌★★★。
为民族院校的民族专业和普通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而专设的学费奖项★★★。此类奖项大多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出资设立,目的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加强对来自这些地区民族学生的培养,提高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中央民族大学共有5个专业免收学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缅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尔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彝文)、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免收学费;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免收学费★★★。